卜鼎
基本解释
词条:『卜鼎』
拼音:bǔ dǐng
注音:ㄅㄨˇ˙ㄅㄛ ㄉ一ㄥˇ
解释: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后即沿用为定都之称。
古代诗词
宋代.黄公度.拟上张丞相:「析圭绵六服,卜鼎迈千春。」
明代.王世贞.即事 其一:「文皇卜鼎古燕中,三见明堂象魏崇。」
明代.王世贞.谒陵有述 其二:「卜鼎故龙潜,其阴郁佳城。」
明代.王廷相.南昌行:「周公卜鼎八百春,汉代规摹远过秦。」
基本字义
卜bǔ(ㄅㄨˇ)
1、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
2、预料,估计,猜测:预卜。
3、选择(处所):卜宅。卜邻。
其他字义
卜(蔔)bo(˙ㄅㄛ)
1、〔萝卜〕见“萝”。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