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阳
基本解释
词条:『秉阳』
拼音:bǐng yáng
注音:ㄅ一ㄥˇ 一ㄤˊ
解释:持阳和之气。
古代诗词
唐代.贯休.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宋代.杨泽民.丑奴儿/采桑子:「万木丛中独秉阳。」
宋代.夏竦.奉和御製玉清昭应宫玉皇大殿告成:「寅恭清净函无象,顾諟高明顺秉阳。」
宋代.晁说之.依韵和蔡天启任四明绝句三首时暂来四明便还丹阳颇不乐此后篇为四明解嘲 其二:「此身自有华阳洞,肯学秉阳叹老槐。」
唐代.宋之问.忆嵩山陆浑旧宅:「少秉阳许意,遭逢明圣恩。」
基本字义
秉bǐng(ㄅ一ㄥˇ)
1、拿着,持:秉烛。
2、掌握、主持:秉正。秉公。
3、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4、姓。
基本字义
阳(陽)yáng(一ㄤˊ)
1、明亮。
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3、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4、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温暖:阳春。
6、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7、凸出的:阳文图章。
8、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9、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10、男性生殖器:阳痿。
11、古同“佯”,假装。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