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土
基本解释
词条:『畚土』
拼音:běn tǔ
注音:ㄅㄣˇ ㄊㄨˇ
解释:
1.一畚的泥土。喻微少。
2.搬装泥土。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自嘲解嘲:「移山谋畚土,黏日欲煎胶。」
宋代.文天祥.筑房子歌:「圄人为我恻,畚土以筑之。」
宋代.杨万里.圩丁词十解:「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宋代.穆修.秋浦会遇:「畚土封花墢,诛茅出果榛。」
宋代.刘克庄.哭丰宅之吏部二首:「畚土为城尘满面,握拳犹战胆通身。」
基本字义
畚běn(ㄅㄣˇ)
1、〔畚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
基本字义
土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