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姑
基本解释
词条:『勃姑』
拼音:bó gū
注音:ㄅㄛˊㄅㄟˋ ㄍㄨ
解释:即勃鸪。鸟名。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从人求花:「舍南舍北勃姑啼,体中不佳阴雨垂。」
宋代.黄庭坚.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通书声:「勃姑夫妇喜相唤,街头雪泥即渐乾。」
宋代.陆游.春社:「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宋代.洪咨夔.续洗兵马上李制置:「麦畦黄裹栗留风,秧甽青边勃姑雨。」
宋代.曾协.和粹伯七夕韵:「常时泪雨久涟洳,准拟晴窗叫勃姑。」
基本字义
勃bó(ㄅㄛˊ)
1、突然,忽然:勃然(a.突然,如“勃勃大怒”;b.兴起的样子,如“勃勃作色”)。
2、变色的样子:勃腾腾(怒气上冲的样子)。
3、旺盛,兴起:勃起。勃发。勃蓬。
其他字义
勃bèi(ㄅㄟˋ)
1、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基本字义
姑gū(ㄍㄨ)
1、称父亲的姐妹: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
2、丈夫的姊妹:小姑子。姑嫂。
3、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4、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姑娘(a.未婚少女,“娘”读轻声;b.姑母)。道姑。尼姑。
5、暂且,苟且:姑且。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