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灸
基本解释
词条:『砭灸』
拼音:biān jiǔ
注音:ㄅ一ㄢ ㄐ一ㄡˇ
解释:古代的治病方法。用石针刺叫砭,用艾火炙叫灸。
古代诗词
宋代.邵雍.重病吟:「砭灸与药饵,百疗效无一。」
宋代.孙应时.遂安县兴学和詹本仁见赠诗:「圣门榛棘得划除,俗学膏肓有砭灸。」
明代.沈周.谢程篁墩赠龙尾砚:「我云先生岂无药,庸贲一铭如砭灸。」
明代.杨士奇.送尚书魏公致仕还乡诗:「有言相启发,有病相砭灸。」
明代.罗玘.送石邦秀山西提学诗:「贵能不黔突,急急施砭灸。」
基本字义
砭biān(ㄅ一ㄢ)
1、中国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砭石。砭针。
2、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引申为刺或规劝:砭灸。针砭(喻指出人的过错,劝人改正)。
基本字义
灸jiǔ(ㄐ一ㄡˇ)
1、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