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不祀

基本解释

词条:『不祀』

拼音:bù sì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ㄙˋ

解释:
1.不祭祖先。
2.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

古代诗词

魏晋.卢谌.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九:「夫差不祀。」
宋代.高斯得.读梅福传有感:「陛下若欲保继嗣,成汤不祀宜留神。」
明代.李东阳.夹攻误:「一误国不支,再误国不祀。」
宋代.王禹偁.一品孙郑昱:「高太已不祀,羡絪何可论。」
宋代.谢枋得.赠画梅吴雪坞:「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sì(ㄙˋ)

1、祭:祭祀。祀天。祀祖。

2、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而不伤 爱博而情不专 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 爱答不理 暧昧不明 安不忘危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