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灾
基本解释
词条:『兵灾』
拼音:bīng zāi
注音:ㄅ一ㄥ ㄗㄞ
解释:战争的灾害。
古代诗词
清代.王松.九日宴游南郊和韵:「吟兴剧防租吏败,兵灾愿借菊花禳。」
清代.陈肇兴.重阳:「登高何处禳兵灾,独上青山望更哀。」
清代.缪重熙.庚申四月十三日,贼至,余拟避至江口,行抵石柱庙梁氏寓居,始知沿江亦有贼,余遂不复前进,下午被贼搜出,端坐听天,吊打索断,掷余于地,遂以刀斫余头顶七八处,又以刀击左臂,筋骨几折,幸未发晕。逾时就卧草间。踵至者见受重伤,不复加刃。至十九日,舁回寝室,家已掳掠一空。六月杪勉强渡江,始能徐步 其二:「病势欣方减,兵灾忽又加。」
清代.王其元.九日怡园雅集:「可怜岁岁遇兵灾,何日灾消身足保。」
唐代.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基本字义
兵bīng(ㄅ一ㄥ)
1、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基本字义
灾zāi(ㄗㄞ)
1、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灾。火灾。灾难(nàn)。灾害。灾患。
2、个人的不幸遭遇: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