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堆
基本解释
词条:『白龙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注音:ㄅㄞˊ ㄌㄨㄥˊ ㄉㄨㄟ
解释:沙漠名。在新疆天山南路。简称龙堆。
古代诗词
唐代.温庭筠.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明代.李费.月氏王头饮器歌和杨铁厓:「太白入月月欲颓,胡风吹度白龙堆。」
宋代.汪炎昶.闻笛:「疑含白龙堆外怨,恨不黄鹤楼中听。」
元代.郭翼.和李长吉马诗(五首):「流沙一丈雪,夜拂白龙堆。」
明代.张元凯.明妃:「白龙堆里塞云昏,黄鹤歌残马上论。」
基本字义
白bái(ㄅㄞˊ)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15、姓。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堆duī(ㄉㄨㄟ)
1、累积在一起的东西:堆栈。堆房。土堆。
2、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堆积。堆放。堆垒。堆摞。堆砌。
3、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