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埏
基本解释
词条:『八埏』
拼音:bā yán
注音:ㄅㄚ 一ㄢˊㄕㄢ
解释:八殥。
古代诗词
唐代.陈陶.冬夜吟:「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唐代.李白.雪谗诗赠友人:「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唐代.李世民.春日玄武门宴群臣:「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元代.王冕.江南民:「大布德泽清八埏,百辟忠义何以言。」
南北朝.谢朓.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清箫开八埏。」
基本字义
八bā(ㄅㄚ)
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基本字义
埏yán(一ㄢˊ)
1、地的边际。
2、墓道:埏道。埏隧。埏闼(墓道的门)。
其他字义
埏shān(ㄕㄢ)
1、用水和(huóㄏㄨㄛˊ)土:埏埴(“埴”,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埏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埏稾(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