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觚
基本解释
词条:『百觚』
拼音:bǎi gū
注音:ㄅㄞˇ ㄍㄨ
解释:犹言很多杯酒。
古代诗词
宋代.葛胜仲.减字木兰花:「拟把百觚来判断。」
宋代.陆游.醉道士:「醉学究圣师饮百觚,俨然常斋庄;弟子习礼余,兕觥跻公堂。」
唐代.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任达且百觚,遂为当时陋。」
宋代.苏轼.答孔周翰求书与诗:「拨弃万事勿复谈,百觚之后那辞酒。」
宋代.苏轼.送陈睦知潭州:「君时年少面如玉,一饮百觚嫌未痛。」
基本字义
百bǎi(ㄅㄞˇ)
1、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基本字义
觚gū(ㄍㄨ)
1、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
2、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操觚。
3、棱角:“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
4、剑柄:“操其觚,招其末”。
5、古同“弧”,独立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