伧父
基本解释
词条:『伧父』
拼音:cāng fù
注音:ㄘㄤ˙ㄔㄣ ㄈㄨˋㄈㄨˇ
解释:晋南北朝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伧父"。《晋书.文苑传.左思》:"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朝谓北人曰'伧父'﹐或谓之'虏父'。"清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雕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陆来江左﹐三张入洛中……伧父休轻笑﹐吴侬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
古代诗词
元代.冯子振.鹦鹉曲 都门感旧:「恰做了白发伧父。」
唐代.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近现代.鲁迅.祭书神文 :「俗丁伧父兮为君仇,勿使履阈兮增君羞。」
宋代.刘辰翁.摸鱼儿:「甚堕髻愁眉,滕韝短後,一往似伧父。」
唐代.皮日休.吴中言情寄鲁望:「古来伧父爱吴乡,一上胥台不可忘。」
基本字义
伧(傖)cāng(ㄘㄤ)
1、古代讥人粗俗,鄙贱:伧俗,伧荒。伧夫。
其他字义
伧(傖)chen(˙ㄔㄣ)
1、〔寒伧〕见“寒”。
基本字义
父fù(ㄈㄨˋ)
1、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2、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其他字义
父fǔ(ㄈㄨˇ)
1、老年人:田父。渔父。
2、同“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