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怿
基本解释
词条:『不怿』
拼音:bù yì
注音:ㄅㄨˋㄈㄡˇ 一ˋ
解释:
1.不悦;不欢愉。
2.谓病不愈。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久坐意不怿,掩卷聊出游。」
唐代.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广乐虽交奏,海禽心不怿。」
唐代.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
宋代.王安石.幽谷引:「公归不醉兮我之忧,岂其不怿兮将舍吾州。」
唐代.王建.荆门行:「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怿(懌)yì(一ˋ)
1、欢喜:“辞之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