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不恌

基本解释

词条:『不恌』

拼音:bù tiāo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ㄊ一ㄠ一ㄠˊ

解释:
1.同"不佻"。
2.不苟且轻薄。恌,同"佻"。

古代诗词

先秦.诗经.鹿鸣:「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宋代.傅察.赠朱令中泮宫二首:「大璧完无玷,和钟小不恌。」
宋代.晁补之.漫浪阁辞:「匪礼失而求野兮,民固化于不恌。」
宋代.王洋.和尹少稷上元:「照人灯火成何事,示我威仪贵不恌。」
魏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 其一:「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tiāo(ㄊ一ㄠ)

1、古同“佻”,轻薄;轻佻:“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其他字义

yáo(一ㄠˊ)

1、情理。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而不伤 爱博而情不专 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 爱答不理 暧昧不明 安不忘危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