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肉
基本解释
词条:『不做肉』
拼音:bù zuò ròu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ㄗㄨㄛˋ ㄖㄡˋ
解释:犹言不长肉。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做zuò(ㄗㄨㄛˋ)
1、进行工作或活动:做活。做事。做工。做手脚(暗中进行安排)。
2、写文:做诗。做文章。
3、制造:做衣服。
4、当,为:做人。做媒。做伴。做主。做客。看做。
5、装,扮:做作。做功。做派。
6、举行,举办:做寿。做礼拜。
7、用为:芦苇可以做造纸原料。
8、结成(关系):做亲。做朋友。
基本字义
肉ròu(ㄖㄡˋ)
1、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3、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4、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5、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