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夷
基本解释
词条:『不夷』
拼音:bù yí
注音:ㄅㄨˋㄈㄡˇ 一ˊ
解释:
1.不悦。
2.复姓。宋罗泌《路史》谓微子后有不夷氏。
古代诗词
两汉.嵇康.述志诗 其二:「自令心不夷。」
魏晋.陆机.招隐诗:「明发心不夷。」
先秦.诗经.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先秦.诗经.那:「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先秦.诗经.桑柔:「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夷yí(一ˊ)
1、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ㄔㄨˇ)。
3、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4、弄平:夷为平地。
5、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古代的锄类工具。
8、古同“怡”,喜悦。
9、古同“痍”,创伤。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