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理
基本解释
词条:『补理』
拼音:bǔ lǐ
注音:ㄅㄨˇ ㄌ一ˇ
解释:
1.补治。
2.滋补调理。
古代诗词
宋代.王铚.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伏羲八卦画已破,女娲欲补理亦繁。」
宋代.范浚.寄题馀姚严公堂:「垩丹他日傥漫漶,补理勿废兹良规。」
清代.郭则沄.霜花腴 赠孟劬:「劝清欢、补理巾裘,镜霜珍重看。」
基本字义
补(補)bǔ(ㄅㄨˇ)
1、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2、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3、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基本字义
理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