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案
基本解释
词条:『簿案』
拼音:bù àn
注音:ㄅㄨˋㄅㄛˊ ㄢˋ
解释:谓官府文书。
古代诗词
元代.魏初.水调歌头 喜雪:「簿案尽丛杂,梅竹复参差。」
唐代.元结.漫酬贾沔州:「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清代.李兆洛.书见素居壁 其一:「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
基本字义
簿bù(ㄅㄨˋ)
1、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笏。
其他字义
簿bó(ㄅㄛˊ)
1、古同“箔”,养蚕席。
基本字义
案àn(ㄢˋ)
1、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
2、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
3、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4、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5、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