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衷
基本解释
词条:『不衷』
拼音:bù zhōng
注音:ㄅㄨˋㄈㄡˇ ㄓㄨㄥ
解释:不善;不诚。
古代诗词
宋代.项安世.次韵江陵张书记送行:「荐员每如此,物论宁不衷。」
宋代.贺铸.除夜叹:「有客闻此言,诮余何不衷。」
宋代.魏了翁.寿四川制置李侍郎:「进贤黜不衷,讨贰诛失伍。」
宋代.范成大.有感今昔二首:「天识不衷宜不恕,神歆非类即非仁。」
明代.李攀龙.秋胡行 其一:「䛕佞丧志,罄折不衷。」
基本字义
不bù(ㄅㄨˋ)
1、副词。
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不fǒu(ㄈㄡˇ)
1、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基本字义
衷zhōng(ㄓㄨㄥ)
1、内心:由衷。苦衷。无动于衷。衷肠。
2、福,善:“降衷于下民”。
3、正中不偏:折衷。
4、贴身的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