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荆
基本解释
词条:『布荆』
拼音:bù jīng
注音:ㄅㄨˋ ㄐ一ㄥ
解释:
1.布裙荆钗,古代贫家女子的服饰。
2.借指贫女。
古代诗词
宋代.赵蕃.寄内及儿女二首:「水竹为居处,布荆令女行。」
宋代.陈著.次韵董伯和镫夕有感二首:「俚语为求蚕麦福,队游多是布荆人。」
宋代.方一夔.续评史二首 其一 向子平:「富者不如贫,布荆胜珠琼。」
明代.区怀年.孀妇顿为人妾因赠以诗聊申爽德之戒:「殷勤寄语青闺伴,莫矢寒灯老布荆。」
清代.许传霈.悼亡百绝句 其十八:「亲心钟爱不矜张,裙布荆钗非俭装。」
基本字义
布bù(ㄅㄨˋ)
1、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2、古代的一种钱币。
3、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4、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5、流传,散播:布道。布施。
6、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7、姓。
基本字义
荆jīng(ㄐ一ㄥ)
1、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负荆请罪。
3、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荆妻。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