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蜨
基本解释
词条:『蜂蜨』
拼音:fēng dié
注音:ㄈㄥ ㄉ一ㄝˊ
解释:
1.亦作"蠭蜨"。
2.见"蜂蝶"。
古代诗词
宋代.曾几.香寂圃:「游人等蜂蜨,晴日竞喧哄。」
宋代.汪莘.自去秋疾作正月尚未全愈晓枕有怀:「插柳栽花便满林,午天蜂蜨晓天禽。」
基本字义
蜂fēng(ㄈㄥ)
1、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2、特指“蜜蜂”: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3、〔蜂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4、众多: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基本字义
蜨dié(ㄉ一ㄝˊ)
1、同“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