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夷
基本解释
词条:『非夷』
拼音:fēi yí
注音:ㄈㄟ 一ˊ
解释:见"非彝"。
古代诗词
唐代.于濆.古征战:「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宋代.释玿.颂古三十一首:「人人尽有生缘,且非夷狄中原。」
宋代.苏轼.题沈氏天隐楼:「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
明代.戴良.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借问所经行,非夷亦非戎。」
金朝.赵秉文.遂初园八咏 其二 归愚庄:「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基本字义
非fēi(ㄈㄟ)
1、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2、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3、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4、责怪,反对:非难(nàn)。非议。无可厚非。
5、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基本字义
夷yí(一ˊ)
1、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2、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hǔㄔㄨˇ)。
3、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4、弄平:夷为平地。
5、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6、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7、古代的锄类工具。
8、古同“怡”,喜悦。
9、古同“痍”,创伤。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