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掆鼓

基本解释

词条:『掆鼓』

拼音:gāng gǔ

注音:ㄍㄤ ㄍㄨˇ

解释:
1.乐器名。一种小鼓。长三尺,上有盖,隋大业中炀帝宴享曾用之,奏乐时常先敲击之以引大鼓。见《文献通考.乐九》。按,《隋书.音乐志中》作"棡鼓"。
2.曲名。传为黄帝既杀蚩尤所作,共十章。见《文献通考.乐九》。

基本字义

gāng(ㄍㄤ)

1、同“扛2”。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败鼓之皮 敝鼓丧豚 布鼓雷门 打边鼓 打当面鼓 櫜弓卧鼓 大张旗鼓 大锣大鼓

更多汉语词典: 风文 刀人 惨劲 恩赐 拐杖 黼藻 恩师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