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理
基本解释
词条:『肤理』
拼音:fū lǐ
注音:ㄈㄨ ㄌ一ˇ
解释:
1.皮肤的纹理。
2.指肌体的表面。
3.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古代诗词
宋代.李之仪.千秋岁:「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宋代.苏轼.石芝诗(并引):「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
宋代.郑清之.送新姜与葺芷:「欲捣芳辛入虀臼,为怜肤理傲金狄。」
明代.徐渭.驺虞:「纤纤妙肤理,盎然长疣赘。」
宋代.唐庚.杂诗二十首 其十四:「年事侵肤理,忧端宿肺家。」
基本字义
肤(膚)fū(ㄈㄨ)
1、肉体表面的皮:皮肤。肌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
2、表面的,浅薄的:肤浅。肤泛。
3、大:“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肤公”即“大功”)。
基本字义
理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