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儿
基本解释
词条:『蛾儿』
拼音:é ér
注音:ㄜˊ ㄦˊ
解释: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古代诗词
宋代.陈允平.解语花:「爱雪柳、蛾儿笑把。」
宋代.范成大.醉落魄/一斛珠:「唯有蛾儿,惊见鬓边雪。」
宋代.韩淲.探春令:「问而今、风转蛾儿底。」
宋代.洪瑹.阮郎归:「闹蛾儿簇小蜻蜓。」
宋代.蒋捷.女冠子·元夕:「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基本字义
蛾é(ㄜˊ)
1、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蛾子。蛾眉。蛾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蛾绿。飞蛾扑火。
其他字义
蛾yǐ(一ˇ)
1、古同“蚁”。
基本字义
儿(兒)ér(ㄦˊ)
1、小孩子:婴儿。儿戏。
2、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3、儿子,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4、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助詞:①多用作名词后缀。②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