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伏脉

基本解释

词条:『伏脉』

拼音:fú mài

注音:ㄈㄨˊ ㄇㄞˋㄇㄛˋ

解释: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古代诗词

宋代.周南.山居晚步:「岗峦舒伏脉,松菊会归心。」
宋代.陈著.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潮江合拜山驻脚,伏脉分行东西支。」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mài(ㄇㄞˋ)

1、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2、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3、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

其他字义

mò(ㄇㄛˋ)

1、[脉脉]形容用眼神表达爱慕的情意:脉脉含情。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