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甑
基本解释
词条:『丹甑』
拼音:dān zèng
注音:ㄉㄢ ㄗㄥˋ
解释:炊器。古代传说丰年所出的一种瑞物。
古代诗词
唐代.权德舆.戏和三韵:「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尘。」
明代.王跂.读从兄南安令崇祯太平曲有感:「黄龙神雀降,丹甑白环臻。」
宋代.郭祥正.寄题贺州甑山亭:「贺州城西丹甑山,一亭遥插紫云间。」
明代.陶安.次黄观澜韵二首 其一:「治古麟在郊,山气结丹甑。」
南北朝.魏收.喜雨诗:「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
基本字义
丹dān(ㄉㄢ)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2、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3、姓。
基本字义
甑zèng(ㄗㄥˋ)
1、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甑尘釜鱼。
2、〔甑子〕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
3、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曲颈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