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伏腊

基本解释

词条:『伏腊』

拼音:fú là

注音:ㄈㄨˊ ㄌㄚˋㄒ一

解释:
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答山侣:「非无解挂簪缨意,未有支持伏腊资。」
唐代.白居易.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
唐代.白居易.江楼早秋:「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
唐代.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养乏晨昏膳,居无伏腊资。」
唐代.杜牧.题池州弄水亭:「农时贵伏腊,簪瑱事礼赂。」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腊(臘)là(ㄌㄚˋ)

1、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姓。

其他字义

xī(ㄒ一)

1、干肉:“噬腊肉,遇毒。”

2、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皮肤皴皱。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