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负
基本解释
词条:『贰负』
拼音:èr fù
注音:ㄦˋ ㄈㄨˋ
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2.喻叛贼或罪囚。
古代诗词
明代.卢柟.狱夜书愁敬呈吴少槐吏部:「天帝一震怒,贰负缚暝间。」
宋代.晁说之.在边:「素心偶向三花尽,孤愤难教贰负催。」
宋代.晁说之.排闷:「宫废人仙在,天清贰负昏。」
清代.袁枚.禹陵:「贰负甘双梏,将军号百虫。」
明代.张煌言.长鲸行:「天狼跋疐还叱吒,佥谓鲸鲵本遗孽;疏属山头贰负尸,钟离村内专车骨。」
基本字义
贰(貳)èr(ㄦˋ)
1、“二”的大写。
2、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基本字义
负(負)fù(ㄈㄨˋ)
1、驮,背(bèi):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
2、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
3、仗恃,依靠:负隅顽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
4、遭受:负伤。负屈。
5、具有,享有:久负盛誉。
6、欠(钱):负债。
7、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负数。
8、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负电。负极。
9、违背,背弃:负心。负约。忘恩负义。
10、失败,与“胜”相对:不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