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司
基本解释
词条:『漕司』
拼音:cáo sī
注音:ㄘㄠˊ ㄙ
解释:
1.亦称"漕运司"。
2.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古代诗词
清代.乾隆.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九家正注宜存耳,余氏支辞概去之,适以遗编搜四库,乃斯古刻见漕司。」
宋代.赵佶.宫词 其八十八:「五谷丰穰广有秋,漕司连络奏年收。」
清代.黄景仁.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废书神游嘉泰年,漕司善本落何所。」
清代.姚浚昌.秋兴 其三:「玉箫金管荒盐市,锦缆牙樯罢漕司。」
清代.吴荣光.偕邓嶰筠太守移唐冯尚书碑至碑洞作:「乐毅岂复置屏脚,兰亭毕竟归漕司。」
基本字义
漕cáo(ㄘㄠˊ)
1、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