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带
基本解释
词条:『缟带』
拼音:gǎo dài
注音:ㄍㄠˇ ㄉㄞˋ
解释:
1.犹缟纻。
2.白色生绢带。朴质之衣饰。泛指学子之服。
3.用以比喻雪或河流。
古代诗词
宋代.陈三聘.虞美人:「谁将缟带逐车翻。」
唐代.韩愈.县斋读书:「投章类缟带,伫答逾兼金。」
唐代.韩愈.咏雪赠张籍:「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宋代.洪适.西江月:「银杯缟带不随车。」
唐代.刘禹锡.客有为余:「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基本字义
缟(縞)gǎo(ㄍㄠˇ)
1、未经染色的绢。
2、白色:“连观霜缟,周除冰净”。缟素。
基本字义
带(帶)dài(ㄉㄞˋ)
1、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
2、像带子的长条物:带钢。带鱼。声带。
3、车轮胎:车带。外带。
4、区域:地带。温带。
5、佩戴,披挂:带孝。带剑。
6、随身拿着:携带。带挈。带着钱。
7、捎,连着,顺便做:连带。带职。带累(lěi)(连累)。话中带刺。
8、含有,呈现:带电。带伤。
9、率领,引导: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
10、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