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幢
基本解释
词条:『幡幢』
拼音:fān chuáng
注音:ㄈㄢ ㄔㄨㄤˊㄓㄨㄤˋ
解释:
1.即幢幡。
2.特指刹上之幡。
古代诗词
唐代.曹唐.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珮轻。」
唐代.顾况.宿湖边山寺:「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唐代.贯休.送颢雅禅师:「芬陀利香释驎虎,幡幢冒雪争迎取。」
唐代.黄滔.辞相府时蒙堂帖追赴阙:「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
宋代.欧阳修.庐山高歌:「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
基本字义
幡fān(ㄈㄢ)
1、〔幡然〕同“翻然”。
2、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
基本字义
幢chuáng(ㄔㄨㄤˊ)
1、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其他字义
幢zhuàng(ㄓㄨㄤˋ)
1、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