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塞
基本解释
词条:『番塞』
拼音:fān sāi
注音:ㄈㄢㄆㄢ ㄙㄞㄙㄞˋㄙㄜˋ
解释:指与少数民族或外国交界的要地。
古代诗词
明代.刘丞直.赋落花以宋元宪金谷楼危到地香得香字:「角哀番塞曲,径远误渔郎。」
宋代.赵抃.泊巴陵闻晓角:「五更钟后斗沈杓,画角三番塞角调。」
明代.倪谦.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 其四:「银丝细斫吴中鲙,玉管新番塞外腔。」
基本字义
番fān(ㄈㄢ)
1、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2、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番。
3、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4、倍:产量翻了二番。
其他字义
番pān(ㄆㄢ)
1、〔番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基本字义
塞sāi(ㄙㄞ)
1、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其他字义
塞sài(ㄙㄞˋ)
1、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其他字义
塞sè(ㄙㄜˋ)
1、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