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台
基本解释
词条:『禅台』
拼音:chán tái
注音:ㄔㄢˊㄕㄢˋ ㄊㄞˊㄊㄞ
解释:古代帝王为祭祀天地山川而筑的祭坛。
古代诗词
宋代.查道.登岱:「石闾闪烁迎阳洞,玉简光华封禅台。」
宋代.周文璞.即事二首:「龙护朝元阁,鹤栖封禅台。」
宋代.贾昌朝.繁城魏受禅台:「谁谓老奸亟篡事,禅台空立在繁昌。」
明代.李攀龙.代香山寺老僧答:「浮图中霄天乐下,禅台雨花坐盈尺。」
宋代.韩淲.禅月台看梅:「晴日禅台一树梅,似愁非怨向人开。」
基本字义
禅(禪)chán(ㄔㄢˊ)
1、佛教指静思:坐禅。参(cān)禅。禅心。禅机(佛教禅宗启发门徒悟道时使用的隐语、比喻以及带有暗示性的动作等)。禅宗。禅定。
2、特指佛教的:禅师。禅杖。禅林。禅堂。
其他字义
禅(禪)shàn(ㄕㄢˋ)
1、帝王的祭地之礼:封禅。
2、帝王让位给别人:禅位。禅让。受禅。
3、事物更(gēng)代。
基本字义
台(臺、檯、颱)tái(ㄊㄞˊ)
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量词:一台戏。
5、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姓。
7、桌子、案子:写字台。
8、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其他字义
台tāi(ㄊㄞ)
1、〔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