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路
基本解释
词条:『岔路』
拼音:chà lù
注音:ㄔㄚˋ ㄌㄨˋ
解释:
1.从干道上分出来的道路。
2.比喻歧异,差别。
精选例句
1、前方五米处的岔路口拐过来一个人,正好走在她前方。
2、在整个行军方向彻底之前,向导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斗胆上前提醒:“王管带,王管带,您这个路走错了!咱们刚才该朝右边那个岔路拐的!”。
3、我们向前走得太远了,把自己走蒙了:我到底要去哪儿啊?很多很多年前,当我们出发的时候,是要奔着幸福而去,走着走着感觉跟迷宫似的,到处都是岔路。
4、在追求某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被那些并不重要的和毫无意义的杂事分散精力,忘记自己的初衷,甚至走到岔路上。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
5、谢怜镇定地道:我本想去看看那孩子的,谁知你这屋子太大,走岔路了。
古代诗词
清代.玄烨.赋得月照冰池:「羊肠分岔路,飘渺碧云堆。」
清代.玄烨.梨树峪道中步辇口占 其一:「入峪桥分三岔路,傍崖步辇景何深。」
近现代.朱帆.自况:「囊中剩有开叉笔,来写人间岔路多。」
近现代.陈湋.三岔驿:「三岔驿,三岔路。」
近义词:歧路、支路
基本字义
岔chà(ㄔㄚˋ)
1、山脉分歧的地方,亦指道路、河流分歧的地方:岔道。岔子。大沟小岔。
2、转移话题,未按原来的方向行进而偏到一边:打岔。走岔了。
3、互相让开或调换: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岔开。
4、方言,嗓音失常:岔调(diào)。
基本字义
路lù(ㄌㄨˋ)
1、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
2、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
3、方面,地区:外路货。各路人马。
4、种类:一路货色。
5、大,正:“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
6、车:筚路。乘路。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