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吠蛤

基本解释

词条:『吠蛤』

拼音:fèi gé

注音:ㄈㄟˋ ㄍㄜˊㄏㄚˊ

解释:
1.谓蛙鸣。
2.鸣蛙。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
宋代.赵蕃.邢氏园池上作:「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鸣虫。」
宋代.马廷鸾.三月初四夜宿僧庐:「无肠可断啼鹃苦,有喙皆鸣吠蛤忙。」
明代.倪岳.喜雨和沈司空时昜二十韵:「林幽空啼鸠,池涸绝吠蛤。」
近现代.黄浚.探春慢 和白石,寄蛰云析津:「垂柳藏鸦,浅塘吠蛤,梅风吹溽原野。」

基本字义

fèi(ㄈㄟˋ)

1、狗叫:吠叫。狂吠。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基本字义

gé(ㄍㄜˊ)

1、〔蛤蜊〕软体动物,壳形卵圆,色淡褐,稍有轮纹,内白色,栖浅海沙中,肉可食。

2、〔文蛤〕软体动物,略呈三角形,栖近海沙泥中,有黑白两种,幼时称“棋子蛤”。

3、〔蛤蚧〕爬行动物,土黄色,像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医用作强壮剂。

其他字义

há(ㄏㄚˊ)

1、〔蛤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蟆”读轻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吠影吠声 狗吠之警 狗吠之惊 吠非其主 吠形吠声 狗吠非主 狗吠不惊 附声吠影

更多汉语词典: 端石 膏粱 分田 侪属 剁肉 膏肪 柴车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