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愤
基本解释
词条:『感愤』
拼音:gǎn fèn
注音:ㄍㄢˇ ㄈㄣˋ
解释:有所感触而愤慨。
古代诗词
清代.梁启超.爱国歌四章:「闻英寇云南俄寇伊犁感愤成作涕泪已消残腊尽,入春所得是惊心。」
宋代.文同.东门行:「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
宋代.丁谓.燕:「曲江何感愤,托意动微吟。」
宋代.秦观.秋兴九首其一拟韩退之:「春愁自天时,感愤亦真趣。」
明代.王留.长安秋草篇(小引):「爰托篇章,聊鸣感愤。」
基本字义
感gǎn(ㄍㄢˇ)
1、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
基本字义
愤(憤)fèn(ㄈㄣˋ)
1、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愤。愤悱(郁闷)。愤慨。愤怒。愤然。悲愤。激愤。愤恚。公愤。义愤填膺。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