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虎窟
基本解释
词条:『豺虎窟』
拼音:chái hǔ kū
注音:ㄔㄞˊ ㄏㄨˇ ㄎㄨ
解释:比喻恶人聚集的处所。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览镜呈柏中丞:「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宋代.刘子翚.悼李奉:「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
元代.谢应芳.淮夷篇:「淮夷著柘黄,来作豺虎窟。」
明代.袁凯.张叔温诸公携酒至泖滨明日作此奉谢:「氛膋远连豺虎窟,波涛晴晃芰荷衣。」
明代.张以宁.送林崇高广西都事:「组甲夜驰豺虎窟,帛书朝奏凤凰城。」
基本字义
豺chái(ㄔㄞˊ)
1、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豺狼。
基本字义
虎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基本字义
窟kū(ㄎㄨ)
1、洞穴:石窟。狡兔三窟。窟窿。
2、人聚集的地方,多指歹徒聚集之所:匪窟。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