柽柳
基本解释
词条:『柽柳』
拼音:chēng liǔ
注音:ㄔㄥ ㄌ一ㄡˇ
解释:又称“观音柳”、“三春柳”。柽柳科。枝条柔弱,多下垂。叶小,鳞形。夏季开淡红色小花。生长于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是盐土地区重要造林树种,又可栽培供观赏。枝干可编篮和筐。
古代诗词
明代.王稚登.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梧桐茂高陵,柽柳主下隰。」
明代.王九思.画葡萄引:「大夏康居产富饶,胡桐柽柳非奇特。」
明代.王世贞.沈银台大朴园:「柽柳不盈把,樵采来相欺。」
清代.奕绘.疏影二首 其二:「见枝枝柽柳,细含烟雾。」
清代.周之琦.移居日偶得小诗 其二:「一珠柽柳两分身,移植南墙便隔邻。」
基本字义
柽(檉)chēng(ㄔㄥ)
1、〔柽柳〕落叶灌木,老枝红色,叶像鳞片,花淡红色,有时一年开花三次,结蒴果。全树耐碱抗旱,适于造防沙林。亦称“三春柳”、“红柳”。
2、(檉)
基本字义
柳liǔ(ㄌ一ㄡˇ)
1、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