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庶
基本解释
词条:『臣庶』
拼音:chén shù
注音:ㄔㄣˊ ㄕㄨˋ
解释:臣民:位临臣庶,威重四海|主上与臣庶隔绝。
古代诗词
唐代.皮日休.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繄彼臣庶,钦王之式。」
明代.张元凯.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圣朝臣庶洽垂裳,恸哭非时祇自伤。」
宋代.邓肃.花石诗十一章:「岂同臣庶作园池,但隔墙篱分尔汝。」
宋代.释正觉.偈:「儿孙去后阿谁共守清贫,臣庶退时独自难称尊贵。」
元代.耶律楚材.和林城建行宫上梁文 其三:「臣庶称觞来上寿,嵩呼拜舞一声齐。」
基本字义
臣chén(ㄔㄣˊ)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2、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3、古人谦称自己。
4、古代指男性奴隶:臣仆。臣虏。
基本字义
庶shù(ㄕㄨˋ)
1、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3、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