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仕三已
基本解释
词条:『三仕三已』
拼音:sān shì sān yǐ
注音:ㄙㄢ ㄕˋ ㄙㄢ 一ˇ
解释:仕:作官;已:指被罢免。三次作官,又三次被罢免。形容心胸开阔,对作官和罢官都不在乎。
古代诗词
宋代.刘辰翁.水龙吟:「也曾经、三仕三已。」
宋代.辛弃疾.哨遍:「笑先生三仕三已。」
宋代.李迎.自赞:「三仕三已,应缘而进。」
宋代.程俱.戏呈虞君明察院谟 其一:「三仕三已心如空,一壑一丘吾固穷。」
明代.郭之奇.三士道人自赞:「三仕三已,国尔忘躬。」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仕shì(ㄕˋ)
1、做官:出仕。仕宦。学而优则仕。仕途。仕女(a.宫女,贵族妇女;b.以社会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均亦作“士女”)。
2、审察:“弗问弗仕”。
3、古同“事”,事业。
基本字义
已yǐ(一ˇ)
1、止,罢了: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2、表示过去:已经。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3、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已忽不见。
4、太,过:不为已甚。
5、古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