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螭
基本解释
词条:『虎螭』
拼音:hǔ chī
注音:ㄏㄨˇ ㄔ
解释:虎与龙。比喻勇猛威武。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岣嵝山:「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
宋代.黄文雷.古石:「贔屭窗前石,参差类虎螭。」
宋代.黄文雷.古石:「赑屃窗前石,参差类虎螭。」
明代.谢元汴.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千春日月劳宾饯,十步瑶芝乘虎螭。」
清代.吴敬梓.送学使郑筠谷夫子还朝三十韵:「舒啸闻鸾凤,挥豪篆虎螭。」
基本字义
虎hǔ(ㄏㄨˇ)
1、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古同“唬”,威吓。
4、古同“琥”,琥珀。
基本字义
螭chī(ㄔ)
1、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螭头。
2、古同“魑”,魑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