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曲
基本解释
词条:『平曲』
拼音:píng qū
注音:ㄆ一ㄥˊ ㄑㄨㄑㄨˇ
解释:语本《后汉书.梁节王畅传》:"不意陛下圣德,枉法曲平,不听有司,横贷赦臣。"李贤注:"曲法申恩,平处其罪。"后因以"平曲"谓不依法律而予宽大处理。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郡斋独酌:「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唐代.窦常.还京乐歌词:「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
唐代.李玖.喷玉泉冥会诗八首·白衣叟途中吟二首:「绣岭宫前鹤发人,犹唱开元太平曲。」
唐代.李洞.绣岭宫词:「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两汉.无名氏.鹧鸪天:「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
基本字义
平píng(ㄆ一ㄥˊ)
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2、均等: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4、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5、治理,镇压:平定。
6、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7、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8、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9、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10、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11、姓。
12、〔平假(jiǎ)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13、古同“评”,评议。
基本字义
曲(麯、麴)qū(ㄑㄨ)
1、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弯曲的地方:河曲。
4、偏僻的地方:乡曲。
5、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姓。
其他字义
曲qǔ(ㄑㄨˇ)
1、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