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基本解释
词条:『包拯』
拼音:bāo zhěng
注音:ㄅㄠ ㄓㄥˇ
解释:包拯(999-1062) : 北宋大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1056年知开封府,执法严峻,京中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官至枢密副使。死后,谥孝肃。为封建时代清官的典型,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演化为不少文艺作品。
精选例句
1、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出自:宋·包拯《明刻本附录》清心:摒除。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2、包拯为人民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3、难道我不包拯为秦香莲撑腰,怒斩了忘恩负义的陈世美。
4、八哥全身乌黑,好像穿了一件黑制服,远看,仿佛掉进墨缸里;又好像宋朝时的包拯,铁面无私。
5、这虽是戏言,但包拯影响之广,辐射力之强,
古代诗词
明代.朱诚泳.杨化州清节卷:「囊里肯携包拯砚,胸中元有仲淹兵。」
明代.吴尚质.羚羊峡:「溪浒尚涵包拯砚,石崖曾渡马援兵。」
基本字义
包bāo(ㄅㄠ)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2、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包。
3、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4、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5、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6、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7、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8、围:包围。包剿。
9、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10、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11、姓。
基本字义
拯zhěng(ㄓㄥˇ)
1、援救,救助: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