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联系我们 意见/报错
登录 / 注册

包竹

基本解释

词条:『包竹』

拼音:bāo zhú

注音:ㄅㄠ ㄓㄨˊ

解释:丛生的竹子。

古代诗词

元代.杨维桢.寄两道原诗二首:「瓮口新包竹叶酒,船头学钓桃花鱼。」
宋代.宋庠.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基本字义

bāo(ㄅㄠ)

1、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2、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包。

3、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4、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5、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6、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7、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8、围:包围。包剿。

9、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10、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11、姓。

基本字义

zhú(ㄓㄨˊ)

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包羞忍耻 包羞忍辱 包举宇内 包揽词讼 包罗万象 包罗万有 包办代替 包藏祸心

更多汉语词典: 包拯 包扎 包藴 包蕴 包韫 包孕 包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搜了吗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