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谏
基本解释
词条:『大谏』
拼音:dà jiàn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ㄐ一ㄢˋ
解释:
1.竭力规劝。
2.古代官名﹐掌谏诤。
3.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
古代诗词
先秦.诗经.板:「靡非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先秦.诗经.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唐代.昙域.宿郑谏议山居:「堂开星斗边,大谏采薇还。」
两汉.无名氏.沁园春:「当今亟,出陈大谏,箸借留候。」
宋代.魏野.送唐殿院罢蜀中提刑赴诏兼呈孙大谏:「寄语集贤孙大谏,莫嫌未和旧诗篇。」
基本字义
大dà(ㄉㄚˋ)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dài(ㄉㄞˋ)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tài(ㄊㄞˋ)
1、古通“太”。
2、古通“泰”。
基本字义
谏(諫)jiàn(ㄐ一ㄢˋ)
1、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